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枣庄生辰八字起名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枣庄生辰八字起名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枣庄原来叫峄县,是山东省下辖市,因多枣树而得名。枣庄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唐朝时今枣庄地区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宋朝时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为氶县;明朝时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清朝时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今枣庄地区仍为滕、峄两县;1960年1月,撤销峄县,建立县级枣庄市;1961年9月,枣庄建制为省直辖地级市,辖齐村、台儿庄、峄城、薛城4个区及枣庄镇;1976年将齐村区所辖部分设为市中区;1979年滕县划归枣庄管辖,至1988年,全市辖5区一市,分别是薛城区、市中区、峄城区、山亭区、台儿庄区、滕州市。
很多人以为枣庄就是古代的兰陵,其实历史上的兰陵古城在如今的兰陵镇,位于临沂市。自古以来,以兰陵镇为行政中心,以兰陵之名一度建立过兰陵县、兰陵郡等等,管辖区域包括今兰陵县及枣庄市部分地区,不过如今的兰陵均在山东省临沂市。
枣庄以前叫峄县。枣庄,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与临沂市平邑县、费县、兰陵县接壤,南与江苏省徐州市的铜山区、贾汪区、邳州市为邻,西接济宁市微山县,濒临微山湖,北与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
枣庄在古代南部叫峄县、北部叫滕县,历史上因多枣树而取名叫枣庄,与现在的枣庄市还有[_a***_]区别,其历史沿革也比较复杂,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隶属关系,在一些朝代中,现在枣庄的部分地方曾短暂归属兰陵郡或兰陵县,并不像现在传说的,由兰陵改成了枣庄。
据史料记载,明朝初年,朝廷允许民间开矿,鲁峄地区(即现在的枣庄市中区范围)“乡民开山取石为磨、碾,挖井取煤作薪”。有诗人满碧山描 写当时的情景为:“磨塘山欲尽,煤井地皆空”。当时由于开采技术所限, 或一家,或三家、五家经济殷实的人家合伙开***地表浅层煤炭。 随着煤炭的开***,逐渐地有移民迁徙到“峄北窑场”周围聚居。在各聚 居点,人们或以姓氏、或以地物村志等取名作标。比较有名的村落有:金庄 、三合庄、枣庄(因附近有一片枣林而取名)等。但在多年内枣庄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在外界并不出名。1928年首,建枣庄镇,直属峄县。1930年10月,枣庄镇划为 峄县第二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枣庄镇一直隶属峄县。 1946年6月10日至10月7日,枣庄第一次解放期间,称枣庄特区,隶属鲁南第三专区,辖枣庄镇、中心镇、车站街、齐村镇、陶庄镇。1948年11月枣庄最后解放,称枣庄行政区,隶属鲁中南第五专区,辖枣 庄镇、中心镇、齐村镇、陶庄镇。 1949年10月,设在枣庄市现辖区内的县级党组织有峄县县委、枣 庄工委、滕县县委、麓水县委、临城县委(后改称薛城县委)、兰陵县委、凫山县委和白彦县委,都隶属于台枣地委。1.50年5月,台枣地委与尼山地委合并,建立滕县地委,隶属于***山东分局。与之同时,台枣专署机 关与尼山专署机关合并,建立滕县专署,隶属于山东人民政府。当时设在枣 庄市现辖区范围内的峄县、滕县、薛城县、凫山县等县委、县***,均隶属济宁地委专署。 1956年3月,撤销薛城县,其辖区分别划归滕县和微山县。 1958年3月,峄县撤销各区建制,将其所辖57个乡(镇)合并为 38个乡(镇)。9月,把38个乡(镇)撤销,建立了13个人民公社,年底合并为12个人民公社。11月21日,峄县县委、县***机关由峄县城迁往枣庄。1960年1月,峄县县委、县***撤销、建立枣庄市委、市 ***,隶属于济宁地委,市直机关驻枣庄。 1961年9月,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枣庄市由济宁专署管辖改 为省直辖。11月,山东省委决定将原由济宁地委领导的枣庄市委改由省委 直接领导。至此,枣庄由一个普通的村庄名称上升为省辖市名称,枣庄也从 此步入了大发展的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bagam.com/post/2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