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平度西安宝宝起名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平度西安宝宝起名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齐文宣帝天宝七年(556年),将长广郡治移至中郎城(今龙口市境),即墨、卢乡、长广三县合并为长广县,长广县治移原胶东城(今平度城)。
隋初为长广县。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卢乡县。 仁寿元年(601年),改长广县为胶水县。
唐代中后期至明初为胶水县,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为平度州,领昌邑、潍县。
清为平度州,约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为散州,不再领县。 1913年平度改州为县。
抗日战争期间,平度城及其周围地区成为沦陷区,自1938年初,成立伪平度县公署,至1945年9月结束。 民国平度县政府,自1937年底始,先后驻祝沟、丈岭和台头,至1945年春结束。
1940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大泽山区,成立了平度县抗日民主***。 1941年,由平度县析置平西、平南两县。 1945年,由平南县析置平东县。同年,将属于昌邑县的“三泊”(昌邑在平度境内的“飞地”)地带划归平南县,属于莱西南县的河里套区划归平东县。解放战争期间,为平北(平度)、平西、平南、平东四县。
1949年10月1日建国时,平度县人民***驻平度城,平西县人民***驻张舍,后迁城子、昌里,平南县人民***驻蓼兰,平东县人民***驻南村,后迁古岘。1.52年6月,平南县改为蓼兰县。 1953年9月,平西、蓼兰合并,称蓼兰县,县人民***驻蓼兰;平度、平东合并,称平度县,县人民***驻平度城。 1956年6月,平度、蓼兰合并,称平度县,县人民委员会驻平度城。 1957年3月,周戈庄区及万家、兰底、崔家集区的部分村庄分别划归高密、胶县、昌邑。 1983年10月,平度县划归青岛市。 1989年7月,平度撤县设市,市政府驻平度城。
“平度,汉旧县名也。《通志》引《说苑》吕邱先生对齐宣[_a***_]‘愿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之言,谓义盖取此。”
1、平度市,山东省下辖县级市,位于胶东半岛西部,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位于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环渤海湾经济圈、山东半岛制造业中心地带,是连接青岛、潍坊、烟台三大城市的“枢纽”,被誉为青岛的“后花园”;地形大体北高南低,呈伞形向东南、西南、西北倾斜;属暖温带东亚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下辖5个街道、12个镇;2016年总人口137.26万人。
2、20.6年,平度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2.7亿元,增长8.5%。
3、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平度的由来:
翻开《重修平度县志》,就不难找到答案。在清道光年间,平度知州韩保忠曾为这本县志写过一篇序,在序中,他清晰解说了“平度”之名的来历。
他说:“平度,汉旧县名也。《通志》引《说苑》吕邱先生对齐宣王‘愿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之言,谓义盖取此。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平度”这个县名,早在汉代就有了。在公元前三百多年从前,有位名叫吕邱的先生,曾对齐宣王说:“希望大王要选任贤能的人当官,将齐国各地区的法则准则都统一起来,不能厚此薄彼。
这样,江山社稷才干国泰民安。”“平度”之名的来历,就是“平法度”,即“执政的律令、法规、准则要公正统一”的意思。所以“选良吏,平法度”不仅成了后来齐宣王治国安邦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平度”之名的“历史警语”。
“平度”作为县名,最早始自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距今已二千二百多年。其州治版图几经改变,至明清时才逐步安稳了下来。康王坟在平度六曲山汉墓群中,有一座像山一样的大墓,当地人称做“康王坟”。有个谚语说得好:“挖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指的就是康王坟里无价之宝的金银财宝。但是,时至今日,康王坟[_a1***_]没有被翻开。据说,郭沫若在有生之年从前建议翻开康王坟,由于他在1968年找到中山靖王刘胜的墓之后,就一直对康王念念不忘.
康王与中山靖王刘胜齐名。康王名叫刘寄,他是胶东王,谥号为“康”,史称康王。康王的亲生母亲,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姨。因而,他与汉武帝的关系不同一般。康王受封28年,死于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历史上说,在淮南王刘安谋反的时分,他也曾暗暗私制兵器,预备举兵。可当他还没有发难之时,淮南王刘安兵败。康王因而日夜惊骇,生怕武帝诛戳,不久即“发病而死”。现在说来,康王之死纷歧定是“发病而死”,也不能排除是被汉武帝“赐死”的可能。由于,康王身后,得到了一个很隆重的葬礼。他的长子刘贤仍被汉武帝封为康王,后裔世袭。汉武帝传闻康王生前很喜欢小儿子刘庆,就又多封了一个六安王。自康王当了胶东王今后,封号共传了6代157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bagam.com/post/8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