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兔年宝宝起名字鸿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兔年宝宝起名字鸿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每年春晚都是亲朋好友间发送新年祝福的美好时刻,发信人用风趣幽默且充满深情的文字或图片来向亲人朋友表达新春祝福:
值此新春佳节,给您拜年了,祝在兔年:前“兔”光明,坦“兔”顺平,鸿“兔”尽展,“兔”飞猛进。惊喜总会“兔”然而至,即便无心插柳。快乐定能“兔”如其来,因为水到渠成。
这段祝福词既饱含深情,也充分结合了当下兔年春节的时机,活用谐音和褒义词,让收信人感到身心愉悦和美好祝愿。
碣石山位于河北昌黎、渤海北岸,主峰仙台顶,海拔695米,是环渤海近岸的最高峰;“碣”意为石碑,峰顶有巨石突起如碑,故名碣石山。
《山海经.北次三经》记载:“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鱼。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再向北五百里,是碣石山。绳水从那里流出,向东流淌注入黄河,河中多蒲夷鱼。山上产白玉,山下多青玉。)
黄河曾北行至碣石山附近入海。《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理了水患,把[_a***_]分为九州,巡视各处,考察土地肥瘠,确定赋税等级;行至碣石山,海岛夷人前来进贡皮服,大禹接纳,率队乘船沿黄河返回。
远古时,物力技术简陋,古人的行踪和视界受限,遂把碣石山作为重要的地理标志,或许成语“山南海北”便与此有关,碣石山之南,是开化的华夏大地,渤海之北,是未知世界。
传说,碣石山是仙人羡门、高誓的洞府。秦始皇派卢生到那求仙,未果,再令卢生航海探访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卢生回来说,有大鱼挡道,船行不通,但得仙人传信,言“亡秦者胡也”。汉武帝封禅泰山后,北行至碣石山,筑台求仙,还要蹈海追寻,被东方朔谏止。
神话传说的流传,秦皇汉武的活动,为碣石山抹上奇幻色彩,在五岳之外,碣石山被尊为神岳,是仙途起点、通天渡口。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诗描绘山海气象,苍茫恢宏,自成宇宙,似乎包藏无尽玄机。此后,有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唐太宗李世民等大人物登碣石山,凭海临风,欲窥其妙。
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人类文化活动,使碣石山成为幽燕地界的自然、人文名山。
贾岛是幽燕人士,必定对本地第一名胜心驰神往,兴许驱身游历过神岳。古人自我介绍,常用“乡籍+姓名”模式,两者加成,同时具备自谦自傲效果,例如“常山赵子龙”、“燕人张翼德”。贾岛号“碣石山人”,除了为乡自豪、为己自谦的作用外,还能寄寓“慕仙”的情思志趣。
贾岛年少出家,按他情志,该入道门才对,但是道门高门槛,所谓贫僧富道,贫寒只能栖身佛门。贾岛酷爱写诗,可称为诗僧,但他不象别的诗僧,用诗阐发佛理禅意,他是外僧内道,诗情散发道家方士气息。
游仙
借得孤鹤骑,高近金乌飞。
天中鹤路直,天尽鹤一息。
归来不骑鹤,身自有羽翼。
若人无仙骨,芝术徒烦食。
题戴胜
能传上界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
贾岛的诗,吟咏僧道、隐士的篇章占了很大部分,咏道士、隐士的诗自然道气弥漫,咏佛僧的作品也是道机多于禅思。
赠牛山人
凿石养蜂休买蜜,坐山秤药不争星。
宿山寺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日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贾岛还俗后,走科举路,冀望取得功名入仕途,开始信心十足,岂料接连铩羽。羁旅长安,在晦暗日子,彷徨苦闷,不知所措,进退失据。时而游思象外,幻想游仙跳出困境;时而触景思乡,颇有“归卧故山秋”的念想。
寓兴
莫居暗室中,开目闭目同。
莫趋碧霄路,容飞不容步。
暗室未可居,碧霄未可趋。
劝君跨仙鹤,日下云为衢。
晚晴见终南诸峰
秦分积多峰,连巴势不穷。
半旬藏雨里,此日到窗中。
圆魄将升兔,高空欲叫鸿。
故山思不见,碣石泬寥东。
(泬寥:清朗辽远。)
神岳碣石山,是贾岛的灵魂归宿。纵观他的创作,无论为僧还是处俗,仙道之思贯穿始终。贾岛百年之后,被称为贾岛仙而非贾岛佛,说明人们公认他道心许仙。贾岛自号“碣石山人”,名符其实。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bagam.com/post/88612.html